查看大图
See English details
作者:郭晓麟 著
“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丛书”是齐沪扬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研制和教学参考语法书系(多卷本)”的系列成果,并入选“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”,旨在构建并完善满足新时期发展需求的针对外国学生教育的“汉语教学语法体系”,是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,主要服务于一线汉语教师、研究者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。本丛书共计39册,包括大纲系列4册、书系系列26册、综述系列8册,以及论文集1册。
本书为书系系列第二辑中的一册。
趋向补语是汉语语法教学和学习的难点。其原因在于趋向补语数量多、个性强,意义的理解和掌握难于通过类推实现;同时,相近结构的大量存在造成了学习者语言输出时的选择困难。本书所列的60个问题可分为理论篇、知识篇、习得篇、教学篇四个板块,具体分作八个部分,分别是基本概念与语言对比、成分与语序、结构的意义、意义的表达、形近结构的语义辨析、形近结构的功能辨析、常见偏误、教学问题与教学设计。这些问题汇聚了编写者多年一线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教学难题,以及重要参考用书中出现的典型偏误及典型问题。阅读本书,读者既可以加深对趋向补语的全面理解,也可以得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指导。
郭晓麟(主编、著),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,北京语言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。在《世界汉语教学》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,出版学术专著三部,主编或参编教材多部。
60个问题讲透趋向补语如何教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
趋向补语是汉语教学界公认的难点,教师难于教会,学生难于掌握。一来是因为趋向补语使用限制条件多,可类推性较弱;二来是因为趋向结构形式多样,数量庞大。现有的研究,无论是本体研究还是教学研究均散见于一些论文和专著中,缺乏系统性;而且研究角度多样,解释多有不同,给趋向补语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反作用。本书从理论、知识、习得、教学四个方面对趋向补语进行了系统梳理,所列的60个问题从教学实践中来,又都回到教学实践中去。为了照顾到各类读者对象,本书特意从基础知识点进行导入,如趋向补语的概念、构成、类型、意义等,以使非专业出身的汉语教师能够对趋向补语有全面的认识。
本书主要面向从事国际中文教学的国际中文教师,无论是语言学或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出身的专业教师,还是学术背景各异的非专业教师,均可阅读。